法国国家概况
亦邦留学预科网 www.yibone.com

  法国全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语: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The 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本土位于西欧,海外领土包括南美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法国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在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是仅次于英国的西欧第二强国。当今的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洲联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八国集团和《申根公约》成员国,更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


【国名】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国名源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自从法兰克王国分裂后,西部法兰克王国沿用其名称并演变为法兰西。“法兰西”(France)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中。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汉字文化圈中,中国称其为法兰西,简称法国。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对称的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

【国旗】
  法国国旗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今天的法国人民也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自由的象征,白色是平等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4] (法语:"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的宣言。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7:30:33。

【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所环绕。

【国歌】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作于1792年奥地利、普鲁士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当属《马赛曲》。之后,这支歌曾被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仑三世废止过。

【自然地理】
  法国本土面积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土面积为632834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

【气候条件】
  法国本土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气温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国家节日】

国庆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遗产日:9月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开始,最初的活动在9月的第三个周日举办,在当时的文化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诸多深宫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最初名称为“国家文物开放日”,到1992年,开放时间延长为周六和周日两天。)

 

【经济】

  按国民生产总值(PIB)计,法国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法国1999年的贸易顺差达189亿欧元,为世界第四大设备产品出口国和第二大服务与农业(尤其是粮食和农产食品)产品输出国。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与出口国。

  法国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行业包括:建筑与市政工程、农产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制药工业、汽车制造工业、材料加工、电信与资讯交流技术、研究与开发、航天航空制造业,等等。此外,法国的时装和高级奢侈品也举世闻名,仅名牌香水"夏奈尔5号"女用香水一个产品,即占全球市场的5%! 法国的旅游业也极为发达,每年接待游客7500万,是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法国国家主导介入健康、教育、文化、科研、能源等所有公益性公共服务领域,并掌控对国民日常生活影响重大的国有企业,诸如:法国电力公司(EDF)、法国燃气公司(GDF)、国家铁路公司(SNCF)、巴黎自主交通公司(RATP)、法国航空公司、法国邮政公司、法国国营电视台,等等。法国国有部门的雇员人数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30%。

经济体制
  法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五。法国是仅次

  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由于发债问题,法国发行了43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尽管融资规模达到了预期上限,但收益率情况却并不乐观。平均的中标收益率为2.98%,超过了3月1日同类发行中的2.91%。认购倍数为2.56倍。在法国国债发行结果公布后,该国基准的10年期国债价格走低。1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周四早盘升至3%上方,5年和30年期法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不同程度走高。[2]

货币
  法国的法定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法国和其他11个欧洲国家共同参与使用欧元,并在2002年初正式开始使用欧元硬币和纸币,完全取代之前的法国法郎。截止2014年04月19日,1欧元=8.60人民币元,1欧元=1.38美元。

  法国外汇储备主要由黄金、外汇存款及外国有价证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特别提款权组成。自2000年5月以来,法国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系统实行的标准结算外汇储备,以月底汇率为基准进行换算,并用欧元计价。截至2012年5月底(5月份的数据使用的官方换算标准为1欧元兑换1.2403美元),外汇储备为1630.15亿欧元(约合2021.87亿美元);黄金储备982.34亿欧元(约合1218.4亿美元);外汇存款及外国有价证券为460.93亿欧元(约合571.7亿美元),包括特别提款权在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权182.59亿欧元(约合226.5亿美元),其他储备资产4.29亿欧元(约合5.3亿美元)。[2]

工业
  法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钢铁、汽车、建筑为其工业的三大支柱。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法国工业三大支柱。[2]

农业
  法国农业极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机械化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率很高。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2]

商业
  法国商业十分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电子商务在法国异军突起,2009年法国网购销售额达250亿欧元,与2008年同比增长了26%。据FEVAD预测,2010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有可能超过300亿欧元,增长24%,2012年将达450亿欧元。巴黎是世界性的消费中心,大量的高档时装、香水、化妆品以及波尔多红酒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旅游业
  法国旅游收入占GDP总量的7%。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82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超过该国人口。预计到2015年达1亿。旅游从业人员达84.4万人,旅行社5324家。全国有20533家旅馆和14879家各类小旅店、野外宿营地、青年之家等。有餐馆和咖啡馆187066家。[3] 2010年,法国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国家。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举世闻名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

服务业
  服务业在法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以上。

外贸
  法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六,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四。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教育】

  依照法国法律,任何公民直至16岁, 必须接受"义务、非宗教和免费"教育。1999 - 2000年, 法国的教育开支高达966.5亿欧元,占国民总产值(PIB)的7%,占国家预算的37%。法国的人均教育开支达1570.22欧元。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课程的极为多样化:既有长期课程,又有短期课程;既开设普通与职业化课程,又区分应用性和研究性培养训练;既能就读综合大学,又能报考专业学院;每一类课程都有其特殊的录取条件、学制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能可满足不同的目的,又能使所有人都有可能获得一项受认可的文凭。有些专业如:法律、医学、人文科学等,只有在综合大学才开设,但是,象工程学、管理、艺术类等学科专业则既可在综合大学学习,也可在公立或私立的专科学院或学院注册就读;当然,在录取方式、学制、教学形式以及培养目标上会有所不同。

【文化】

  法国政府文化部2000年拥有的预算额为24.5亿欧元,占国家总预算的0.98%。文化投资额达114.3亿欧元,一半由国家承担,另一半由各级地方政府承担。

【宗教】

  自1905年实行政教分离, 法兰西共和国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所有宗教信仰在法国均有存在权利, 但都属於个人信仰活动。

本篇文章来源于美国旅游网(usa.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france.bytravel.cn/Scenery/416/fggk.html


【法国同中国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90年代初,中法关系因法国政府批准售台武器一度受到严重影响。1994年1月12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法方承诺不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双边关系恢复正常。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果。2008年,中法关系因涉藏问题出现重大波折。2009年4月1日,中法发表新闻公报,中法关系逐步恢复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进展顺利。2012年5月,奥朗德总统上任后,两国关系继续稳定发展。

双边贸易关系

  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位于德国、荷兰、英国之后。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中法双边贸易额510.2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中方出口2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3%,进口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2013年1—9月,中法双边贸易额371.4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中国方面出口198.0亿美元,同比下降2.8%,进口173.4亿美元,同比下降4.6%。

  法国在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化工、轻工、食品等领域,大部分为生产性企业。截至2013年8月底,法国在华投资项目4577个,实际投资金额127.7亿美元。2013年1—8月,法国在中国实际投资6亿欧元,同比增长33.3%。截至目前,中国在法国设立非金融类企业166家,投资存量38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贸易、家电、旅游、化工等。2013年1—8月。中国对法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1.56亿美元。

科技、文化、教育与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法两国签有科技交流合作协定、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发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卫生和医学科学合作协定、研究与和平利用空间合作协定,设有政府科技合作联委会,每年召开中法先进技术研究计划会议,至今共举行13次会议,累计执行项目700多个,涉及空间利用、核能合作、人工智能、洁净煤和风能发电等多个领域。

  两国设有政府文化混合委员会。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及其地位的协定,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同月在法揭牌,2004年10月法国文化中心也在北京正式揭牌。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从2005年12月日益活跃,中法两国发表青年交流联合声明,双方将在2006年至2007年互派400名青年到对方国家参观访问。2006年,4批各100名法国青年艺术家、企业家、科技和社会工作者访华。2007年,4批各100名中国青年公务员和社会工作者、艺术家、企业家、科技工作者访法。2010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宣布今后5年邀请500名法国青年访华。2011年11月开始至今,3批共约100余名法国青年访华。

  中法双方签有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定期举行磋商会议。至今,双方已有120多对高等院校和20余对中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两国每年互换65名奖学金学生。截止2014年,中国在法各类留学人员达3.8万人;法国在中国各类留学人员约7600人。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中国电视台、电台开办法语教学节目。2003年9月,中法签署互认学历和文凭协议。2005年,两国签署创建中法博士生院意向书,并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2007年,中法续签互认学历和文凭协议。至今,中国在法国本土和海外省开设17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并在法国9个学区、23所中小学开设中文国际班。汉语已成为法国第五大外语,约有4.5万学生学习汉语。法国法语联盟在中国建立了16所分支机构。2010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双方商定2011年中法举办“语言年”。2011年7月,贺国强书记访法期间出席中法“语言年”法国汉语年启动仪式。2011年9月,法国外长朱佩访华期间出席中法“语言年”中国法语年启动仪式。

  2004年9月1日,中国公民赴欧旅游首发团抵达法国。2012年,法国至中国旅游人数52.5万人次,中国公民首站赴法国旅游人数37万人次。截至目前,两国间已有友好城市和省区80对。

分享到: